文章
身體內「有淤堵」,水腫、靜脈曲張、盜汗?通一穴,讓淤堵的血重新流動起來!
2023/07/27

中醫認為,人體疾病,不是淤癥,就是虛癥,所以大部分人血管里面,會有程度不一的出現淤堵的癥狀,今天學習的一個穴位,可以幫助血管里面淤堵的血重新流動起來,他就是腎經的母穴,復溜穴,趕緊來了解。

復溜穴的位置:

屬于腎經,是雙穴,左右對稱,先找到小腿內側,內腳踝尖旁的太溪穴,太溪穴直上2寸,3個橫指的距離就是復溜穴了。

腎多虛證,「虛則補其母」,而復溜為腎經之母穴,故取本穴多行補法,具有滋陰補腎之功,對靜脈曲張、水腫、腹脹、自汗、盜汗、腹瀉、尿失禁、指端麻木等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1、水腫淤堵

大家可以試著按按身體,有個典型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小腿內側,很多人按下去后,會出現一個坑,久久不能復原,這就是說明,里面的血管有淤堵,那麼一定要經常按摩刮,刺激復溜穴,讓血管里面的水液,盡早流動起來。

ADVERTISEMENT

2、靜脈曲張

蚯蚓腿,應該很多人見過,甚至自己身上就出現了,這是醫學里面的「靜脈曲張」,也稱「浮腳筋」,一般會出現在特殊職業的人,比如過度久站,導致血液長期蓄積下肢,沒有及時調治,任其發展,日積月累造成病態的靜脈曲張。

蚯蚓腿(靜脈曲張)的人,選擇復溜穴有幫助,但是對于初期患者效果更快更明顯,如果已經靜脈曲張已經形成了大疙瘩,就不僅找復溜穴,還要配穴,配經絡從整個身體的經絡,全面調整。所以要在苗頭剛發生時除掉。

3、自汗、盜汗

正常出汗,是身體的必須行為和排熱排毒。但是非正常的出汗,就是病態的了,比如自汗、盜汗的人。自汗就是指白天,人不動,或者稍微動一下,就拼命出汗。盜汗,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偷偷出汗,而早上睜眼醒來就不出汗了。如果出現這兩類問題,那麼經常艾灸復溜穴就能解決。

4、大小便無力、尿失禁

腎在下開竅于二陰,司二便。

ADVERTISEMENT

也就是說,大、小便無力都跟腎有關。有好多人,尤其是老人,半天解不出便來,這就是腎氣不足,氣血不往下走。尿失禁也是這個問題,都是腎氣不足的表現。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配合復溜穴和水泉穴一起,得以解決。

5、腿腳酸脹

很多人,只要多站一會,腿腳就酸脹的厲害,真希望把腳抬的高高的,人就舒服,所以很多人養成了架腳到桌子的習慣,有時不覺得是個問題,只認為是貪圖享受,其實,這是病態的自救行為,趕緊刺激刮刮復溜穴,補補腎氣,疏通氣血往下通。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記住今天的穴位收藏好,穴道可以無病防病,小病早治,微病診斷,大病防變。而且一定用好穴位經絡的中醫的方法,好又快,又省錢還安全。

ADVERTISEMENT

為什麼陰道炎會越來越高發?提醒:這3個錯誤習慣,要盡早避開
2023/07/31
糖尿病最「怕」這6種蔬菜,不吃藥也能降血糖?別再讓爸媽受騙了
2023/07/31
如果出現5種癥狀,說明你離胰腺癌很近了,中了1個就該當心!
2023/07/31
動不動就一身汗,是排毒還是體虛?提醒:可能是這5種疾病的征兆
2023/07/31
每年200萬人因肝病而死,勸告:這4件事要少做,肝會「感激」你
2023/07/31
體內有癌,嘴巴先知?嘴里出現3種跡象,或是是癌細胞在「進攻」
2023/07/31
放涼后的白開水,堪比「慢性毒藥」?常喝65℃的水致癌?真相來了
2023/07/31
「脾虛百病侵」2個穴位,調血壓、防三高,讓你少病一身輕!
2023/07/31
脖子后有一個重要穴位,是治頸椎病的奇穴!低頭族趕緊看看吧~
2023/07/31
一個動作10分鐘=熟睡7小時?一定要學會了
2023/07/31
夏天灸這里,勝過吃補藥!益氣溫陽、散寒通絡,錯過再等一年!
2023/07/31
5分鐘學會八段錦,每天練:生發陽氣、疏肝理氣、防病治病
2023/07/31
膝上一穴,專補肝腎!早晚揉一次,可治膝蓋疼痛,腰痛,頭暈,耳鳴!
2023/07/31
​上班族、中老年常見病「靜脈曲張」,按摩一個穴位,有奇效!
2023/07/31
人體36絕穴,個個都實用,收藏,以備不時只需!
2023/07/29
這些穴位,頂得上一個大藥庫,能調百病!
2023/07/29
每天用硬幣刮一刮「這里」,五臟六腑的毒素,通通排出來!
2023/07/29
【每日一穴】這個穴位,是腹部脂肪的克星!
2023/07/29
身體此處堵了會致命!就用這一招,10秒打通淤堵!
2023/07/29
每天揉一次大腿內側,兩周后,奇跡出現,精神不濟一定要學!
2023/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