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爺今年65歲,確診糖尿病多年,一直服用藥物控制血糖。但他心里一直擔心長期服藥會給身體帶來副作用,所以一直在找尋可輔助降糖的方法,想要停止用藥。
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看到一篇文章稱不吃晚飯可以降血糖。于是自行把晚飯停掉了,晚餐時也沒有服用降糖藥。一段時間后,李大爺身上頻繁出現頭暈、眼花等異常癥狀,一天在外出時直接暈倒在了路上。送往醫院檢查后發現他這是低血糖了,需要及時進行葡萄糖補液治療。
后續經過了解,醫生得知李大爺為了降糖盲目不吃晚飯,狠狠把他罵了一通,并告知他這個做法不可取。
北京協和醫院的研究人員曾進行過一項研究,研究共納入了90名受試者,并將受試者分成了三組,分別為早段進食組,限制飲食時間為6-15點;中斷進食組,限制飲食時間在11-20點;隨意進食組,完全不限制飲食。
在5周的隨訪時間里,共有82名受試者堅持了下來,期間沒有發生任何嚴重的不良反應事件。經過分析發現,早段進食組降低胰島素抵抗、空腹血糖的效果最為明顯,減重效果也是三組中最好的。
既然研究說不吃晚飯可以改善血糖,那是不是代表糖尿病患者不吃晚飯更好呢?
不!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醫師邱超平指出,該研究的分組與實際情況相比不太符合,沒有加入健康規律的正常飲食組,且實驗的重點也不是不吃晚飯好不好,而是在限制飲食的前提下,越早吃獲得的收益越大。另外,該研究僅進行了5周時間,所得到的結果為統計學結論,該結論可能會有個體差異,不能作為「金標準」。
另外浙江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吳天鳳主任醫師表示也不贊同糖尿病人不吃晚飯來降血糖這個做法ADVERTISEMENT
不吃晚飯除了容易導致低血糖外,還有這幾個后果。
腸胃功能紊亂:不吃晚飯直接入睡的話,意味著到第二天吃早餐時身體會有15-18個小時處于空腹狀態下,這樣一來體內的胃酸、膽汁無法得到規律刺激,容易引發胃炎、胃潰瘍、膽結石等。
女性患蛋白尿機率增加:日本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對5439名女性和4674名男性進行過監測,結果發現長期不吃晚飯的女性,出現蛋白尿的比例達到了14%。
精神壓力加大:不吃晚飯會讓身體長時間處于空腹狀態下,血糖也會隨之下降,身體在此時會釋放皮質醇激素,它會在體內產生壓力反應,讓人覺得情緒低落、疲憊、焦慮。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